债权投资持续升温、股权投资低迷保险资金长钱配置青睐交通、能源领域
当前,保险资管行业面临着市场大幅波动、利率中枢下移、优质资产稀缺、信用风险抬升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资金运用形势复杂,资产配置难度加大。
“管好长钱、配好长钱”,创造投资价值,实现防风险和稳收益,是保险行业以及保险资管行业的长线逻辑。
长期、稳定绝对收益为终极目标,投资需加强风险研判
这是一条蹄疾步稳的发展之路。“十四五”规划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启航”规划,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全会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六个新”的主要目标,从12个方面作出了重大任务部署。完成好这些目标任务,必将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奠定坚实基础。
这是一幅宏伟壮阔的建设蓝图。把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衔接协调统一起来,有利于明确前进方向,凝聚社会共识。“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全会提出到二零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宣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坚定决心。
同时,行业另类投资平均期限有所上升。2019年注册债权投资计划的平均投资期限为6.72年,较2018年上升0.61年。另一方面,保险资管业参与股权投资初具规模。截至 2019 年末,保险机构股权投资资产达到 1.85万亿元,占行业总投资资产的 10.43%,积极布局医疗养老大健康,TMT,大消费,房地产(含物流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近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披露前8月保险资管公司债权、股权投资计划注册规模,合计3904.3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51.32%。其中,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有约7成涨幅,从去年的1791.9亿元上升至3116.37亿元;基建及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注册规模合计上涨50.95%;股权投资计划仍旧保持着相对较低的规模。
蓝鲸保险选取了近5年前8月保险资管机构注册的三类投资计划,可以明显看出,基础设施类债权投资计划一路走高;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在2018年略有缩水后,保持着相应规模,略有下降;而股权投资计划呈现明显下滑趋势。从完整年度来看,股权投资计划从2016年的695亿,下降至2017年的495.5亿,后进一步下滑至361亿,2019年大幅降至52.4亿元。
严禁“明股实债”,股权投资计划注册规模遭挤压
“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增加,有多种原因”,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主任王绪瑾对蓝鲸保险分析指出,“首先,保险业资金投资多元化,以分散风险。由于保险资金投资一贯强调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债权投资计划相对来说风险相对小一些,但盈利性、安全性尚可,这与投向有很大的关系;其次,基础设施债权投资客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也是政府政策所倡导的”。
与此同时,保险资管行业面临着市场大幅波动、利率中枢下移、优质资产稀缺、信用风险抬升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资金运用形势复杂,资产配置难度加大。保险资管公司更需要发挥风险管理特点,巩固优势业务,加强新业务领域能力建设,提升运营能力以及差异化竞争力。(蓝鲸保险 李丹萍 lidanping@lanjinger.com)
站上历史的又一个山巅,向下一个山巅远眺,尤需跋山涉水,练好内功。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实现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这当中,做好改革、开放和创新这几件大事至关重要。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开放是促进发展的必然选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也是对发展方向的有力把握。面向未来,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扩大对外发放,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二零三五远景目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从国际情况看,在振兴计划中,保险投资能够起到很大作用,保险机构在国家法律允许范围内,实现收益最大化,同时兼顾整个社会效益,与政府政策相匹配,两者兼顾,两全其美”,王绪瑾指出。保险债权投资计划对接项目,可缓解资金压力,也是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重要方式,同时,债权投资计划以固定收益为主,资金成本相对稳定,也与险企负债成本相匹配。
保险资金具有期限长、规模大、有刚性成本约束等特点,始终面临固定的资本成本,资金收取和支付的流动性要求,获得长期、稳定绝对收益是管理长久期资金的基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在即,做好“十四五”和二零三五年远景规划意义重大。蓝图已经绘就,开拓进取、奋力前行,更大的奇迹、更光明的未来就在前方。
把时间线拉长,更能看到保险资金在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以及股权投资计划配置上的变化。
这主要得益于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注册规模增加的推动,约上涨73.92个百分点。前8月,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合计注册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156只,注册规模3116.47亿元,去年同期,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82只,注册规模1791.9亿元。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副会长贺竹君对外披露一组数据,截至2019年底,行业累计发起设立债权、股权投资计划1300余只,合计注册规模近3万亿元,主要投入交通、能源、不动产以及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等。其中,支持“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相关投资规模分别达到1.3万亿元、6000亿元、2500亿元。
“以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为例,期限较长,收益率相对稳定,对保险资金来说,是比较优质的投资资产”,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保险系主任郭振华表示,但其也提醒称,在偿债主体方面,也要谨慎选取,“不少地方政府偿债能力欠佳”。近年来,债权投资计划的发展中,也出现产品信用层级下降、公司及相关中介机构履职不到位以及合规等问题,更需要加强市场风险研判,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同时,今年新增注册的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56只,注册规模699.65亿元,同比去年的736.24亿元,下降4.97%,基建及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合计3816.12亿,涨幅50.95%;股权投资计划7只,注册规模88.20亿元,由于上年基数较低,仅有52亿元,因此涨幅也达到69.62%。
业内专家指出,规模变化一方面与政策倡导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相关,另一方面则是债权投资计划与保险资金对久期、资金安全、流动性、收益性等要求匹配度较高。据悉,资金主要投入交通、能源、不动产以及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等。
综合来看,不少有长期配置需求的保险资金,选择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组合类资管产品等作为投资载体,追求风险和收益的长期均衡。
2020年1-8月,31家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注册债权投资计划和股权投资计划共219只,合计注册规模3904.32亿元。而在去年同期,27家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注册债权投资计划和股权投资计划共145只,合计注册规模2580.14亿元。对比来看,今年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合计注册规模有51.32%的上升,涨幅明显。
事实上,由于股权投资计划收益回报不均匀,譬如前期回报较小、后期回报慢慢增加,但保险资金更要求稳定的回报,以及退出程序较为繁琐,加之监管发文严禁“明股实债”,综合因素导致股权投资计划注册规模减少。
业内人士介绍,当前,保险资管公司的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大部分资金,直接投向具体项目和实体经济,链条短、嵌套少、不存在资金池,按照保险资金的风险偏好接受严格监管,总体运作审慎稳健,在引导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期评论